該如何讓孩子自律自主呢?
你有沒有發現:
有時候,你越是嚴格要求孩子,孩子越是喜歡偷懶。
你緊緊地盯著他,催著他,逼著他,他還是想盡辦法故意拖延、磨蹭。
你急得火冒三丈,不得不對孩子施加更多的壓力,甚至懲罰,可孩子依然我行我素,毫無改變。
超級育兒師》裡就有這樣一幕:
媽媽每天一下班,就詢問兒子:“寫作業了沒有?”。
一旦發現兒子沒有做,就劈頭蓋臉地一頓罵:
“為什麼一個字都沒有寫?”
“我給你打了多少個電話,催了你多少次?”
“你怎麼這麼不自律?”
可孩子呢?
他不僅對媽媽的催促無動於衷,甚至像仇人一樣瞪著媽媽,一副“你越是這樣,我越是不寫”的架勢。
記得《少有人走的路》中曾提到,孩子缺少自律,未必是因為父母管教不嚴。
相反,父母過多的控制和壓迫,很有可能會激起孩子的反抗情緒
一個孩子的自律從哪裡來?
從他開始愛這個世界,從他開始喜歡自己,從他開始認同一件事正確的打開方式。
他的自律就從心底油然升起了。”
一語中的。
孩子的自律,不是靠父母逼出來的,而是取決於孩子的自尊水平。
所以,想要養出一個高度自律的孩子,一定要做到這6點。
放棄強逼,給孩子自主的機會。
一位媽媽曾很苦惱地在網上求助:
“從孩子小時候起,我就給孩子制定了很多紀律:
回家第一時間要先寫作業。
作業寫不完,不能出去玩。
每天早起背一首古詩,每周寫一篇周記……
可為什麼孩子越管越管不住,越管越叛逆?”
其實,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很早就用拿米喂雞的故事給出了答案。
如果總是像統治者一樣控制著孩子,逼迫著孩子,不僅會破壞孩子的內在動力,還很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讓孩子與我們的期望背道而馳。
每個孩子都有對自主、自我的渴望
只有放棄對孩子的各種控制、命令和要求,尊重孩子的意願,給孩子一些自主的機會,才能充分調動孩子的主觀能動性,讓孩子積極主動地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忍住嘮叨、指責和催促,讓孩子體驗“自然後果”。
盧梭的“自然教育法”,曾被無數父母驗證過“比嘮叨、指責和催促有用100倍”。
比如:
孩子早起賴床,就讓孩子嘗嘗遲到的後果。
孩子寫作業馬虎,就讓孩子嘗嘗被老師批評的滋味。
孩子貪玩不吃飯,就讓孩子嘗嘗飢餓的滋味。
老師的女兒剛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有段時間放學後總是磨蹭著不想寫作業。
老師看著著急,卻強忍住不去管她。
直到有一天,老師的女兒在睡夢中驚醒說:“我沒寫作業,被老師批評了。”
醒來後,她發現自己真的沒寫作業。
老師看著她焦急的樣子,沒有責怪她,而是建議她:
要麼今晚晚睡把作業寫完,要麼明早去學校和老師商量不寫作業。
結果,女兒堅定地選擇熬夜寫作業。
自此之後,老師的女兒就養成了放學後自覺寫作業的好習慣。
就像故事《小馬過河》向我們揭示的道理:
“無論別人多頻繁地給我們指出危險,都不如我們親自體驗來得印像深刻。”
只有讓孩子從真實的體驗裡獲得經驗,從經驗中總結因果關系,他們才能真正明白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才有自我驅動和自我控制的內在力量。
孩子早起賴床,就讓孩子嘗嘗遲到的後果
改變獎勵方式,用精神獎勵代替物質獎勵
朋友經常用獎勵零花錢的方式激勵女兒練琴。
一開始效果確實不錯。
可時間長了,女兒便開始跟她“討價還價”、“講條件”,朋友對此很是無奈。
記得美國心理醫生曾做過一個“物質獎勵實驗”:
他將一只小老鼠放到了自制的木箱子裡。
小老鼠在木箱裡亂竄,無意中踩踏觸發了機關,輕易得到了食物。
經過幾次以後,小老鼠輕松掌握了獲得食物的技能。
然而,這樣的熱情和滿足感並沒有持續多久,小老鼠就厭倦了。
他不再在木箱裡走動,而是在自己肚子飢餓時,才會選擇按壓機關來獲得食物充飢
這就說明:物質獎勵,只能起到一時的效果。
最重要的是,物質獎勵會改變孩子的學習動機,讓孩子把“我要學”變成了“為了獎勵而學”。
一旦獎勵停止,或者沒有滿足孩子的需求,孩子學習的興趣和內驅力也會蕩然無存。
所以,父母一定要學會改變獎勵方式——放棄物質獎勵,重視精神獎勵。
比如:
給孩子一個滿意的微笑,一個賞識的眼神,一句真誠的鼓勵和贊美……
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愛與關注。
也可以給孩子一次期待已久的旅行,滿足孩子的一個心願,陪孩子去看一場電影,去踢一場足球……
讓孩子的內心獲得巨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獎勵越豐富,孩子才不會感覺無趣。
獎勵越走心,對孩子的激勵越持久、越有效。
發掘孩子閃光點,多給他“正面暗示”。
愛丁堡大學教育心理學馬丁教授通過實驗證明:
“有接近90%在品質、意識和智力方面有傑出表現的人,年幼時期都感受過來自家長的積極暗示。”
父母的語言,對孩子有著深刻的影響
如果我們總是給孩子一些負面的反饋或者是給孩子貼上負面的標簽:
你怎麼這麼粗心?你怎麼這麼喜歡偷懶?
孩子就會在潛意識裡接受這樣的暗示,並用實際行動來證明“我就是你說的那樣”。
如果我們經常給孩子一些積極正面的暗示:
你今天及時寫完了作業,而且寫得很認真;
你很勤奮、很努力;
你將來一定能成為一個很自律的人。
這些正面的暗示和積極的期待,會溫暖孩子的心扉,促進孩子的內驅動力,讓孩子自發地向上、向好的方向發展。
就像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
羅森塔爾曾在一所小學裡,寫了一份“最有前途者名單”。
這份名單裡的學生都是隨機挑選出來的。
令人驚訝的是,8個月後,凡是上了名單的學生,成績個個都有了較大的進步,而且,各方面都比之前更優秀。
事實證明,你給孩子怎樣的暗示,就會塑造怎樣的孩子。
想要孩子變好,一定要多去關注孩子的閃光點,多給孩子一些積極的期待,讓孩子知道自己很棒,自己一定可以管好自己,孩子才會在我們的暗示下變得越來越好。
不急於求成,從一個小改變開始
想要帮孩子养成好习惯,一定要懂得循序渐进。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弗裡德曼和弗雷瑟曾做過一個關於“無壓力的屈從——登門檻技術”的實驗。
在實驗中,實驗員到兩個居民區去做同一件事情,勸人們在房前豎一塊“小心駕駛”的標語牌。
不同的是,第一個居民區的實驗員直接向居民提出這個要求,結果遭到大部分居民的拒絕,只有17%的居民同意了。
而第二個居民區的實驗員先請求居民在一份贊成安全駕駛的請願書上簽字,這是很容易做到的小要求,幾乎所有的居民都同意了。
幾周後,實驗員再次向居民提出豎標語牌的要求,竟然有55%的居民同意了。
實驗證明:
人們不願意接受較高較難的要求,卻樂意接受較小、較容易的要求。
實現了較容易的要求後,人們才會接受較大較難的要求。
我們不可能一下子讓孩子變得自律。
所以,先降低我們對孩子的要求,從一個小小的改變開始。
待孩子照做了,及時給孩子肯定表揚,再逐漸提高要求,讓孩子變成一個真正自律的人
先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再去解決問題
有一次,我催兒子寫作文,兒子磨磨蹭蹭快一個小時,卻只寫了兩句話。
我看見他低著頭,不停地摳自己的手,就氣不打一處來吼他:“你怎麼這麼愛偷懶?”
話音剛落,兒子的眼淚就撲簌簌地往下掉,無比委屈地說道:
“媽媽,我不是不想寫,我是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寫?”
那一刻,我心裡猛地一驚。
原來,有的時候孩子不是不想做好,而是在向我們求助。
營銷學中有句話說:“先正確地了解對方的需求,才能有效地解決問題。”
培養孩子自律亦是如此。
當孩子出現不好的行為時,我們首先要做的不是批評、責備和懲罰,而是接納孩子的不足,探尋孩子的心理需求,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比如:
孩子學習不自律,是否因為缺乏對學習的興趣?
討厭被父母粗暴的委派任務?
體會不到學習的快樂?
遇到了克服不了的困難?
沒有成功的信心?
……
只有找到孩子真正的病灶所在,才能對症下藥,藥到病除。
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寫道:
“自律的原動力來自於愛。
自律的基礎是對自我價值的認可。
當一個人覺得自己很有價值時,就會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來照顧自己,珍惜自己。”
說到底, 想要孩子變好,一定要讓孩子感覺好。
結論
當孩子感覺很糟糕時,我們永遠無法教會他們自律。
只有當孩子感覺愉悅時,孩子才會回報給我們驚喜。
點個贊同,想要養出一個高度自律的孩子,一定要給他們更多的尊重、信任、愛與價值感。
只有讓他們先相信自己能做好,他們才能成長為一個自律自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