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悔知道太遲的道理,如果我早知道十年,人生一定更精彩
世界越來越覆雜多變,很多人盡皆知的道理已經不能幫我們應對生活。
高我法
想要真正改變自己,意志力是靠不住的,研究自己是靠不住的,雞血是靠不住的,正向激勵是靠不住的,做計劃是靠不住的。
意志力在神經遞質的成癮神經環路面前不堪一擊,而你就算研究透了放縱的根源也沒用,該放縱依然放縱,因為「放縱」和「研究自己」在腦袋裏各是各的勢力範圍,不挨著。
雞血,它除了讓你的血沸騰一下之外沒任何用;正向激勵有那麽一丁點的用,但好事的正向反饋都來得很慢,而壞事的反饋則來得很快,所以做好事的誘惑終究敵不過做壞事。
最後,做不切實際的計劃除了讓自己增加更多的自我否定之外,還能給我們一種正在自律的假象。
但有個方法可以試試——高我法,想要成為怎樣的人,演那個人就好了。
高我法可以有效激活大腦的最大潛力——想象力,大腦不會刻意區分想象和現實,想象同樣可以刺激神經遞質的分泌,所以才有境由心造的說法。
1. 想象一個超級版的自己——高我,他是一個接近完美的人,在任何時候都能采取正確的行動。具體細節你需要充分想象,這不難,特別是對喜歡做白日夢的朋友來說。
2. 一天中可以無數次地問自己:「高我會怎麽做?」然後就這樣去做。注意,你要完完全全演高我,時間久了你會習慣的。
3. 每次選擇了高我,就在心裏給自己發一塊金幣,反之就扣一塊金幣,這樣你心裏的金幣數量一天中隨時都在波動。睡覺前,你會知道今天賺了多少,其實虧了也沒關系,清零就好了,第二天繼續。
4. 總結:高我法的核心在於想象,你能想得多逼真,你就可以做得多完美。高我法的關鍵是數金幣,數學成績不好的朋友會不會有壓力呢?
開個玩笑,關鍵確實是數金幣,但忘了數也沒關系,總是會忘記的,甚至好幾天都想不起這個事,千萬不能有心理壓力,隨時重新清零繼續開始就好了
高我法是我實操多年的方法,它把我提升到了一個以前做夢也想象不到的境界。希望這個方法對你也有效。
這就是我後悔知道太遲的道理,如果我早知道十年,人生一定更精彩。
停止擔憂!
停止擔憂!擔憂會給人一種正在解決問題的錯覺,這就導致了虛幻的控制感,讓你以為自己正在為解決問題而努力。
究其本質,在擔憂狀態下,人們常會思考良多。而對人類來說,思考是一個光鮮亮麗的詞語,總是和正面的東西聯系在一起。
這便讓他們以為這種對結果的高度關註表明了他們的積極態度,相信堅持不懈的思考最終可以幫助他們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
而後,當人們意識到擔憂的危害並設法擺脫擔憂的時候,他們會覺得自己是在逃避問題。這再一次把他們拉回擔憂中。
最終可能的結果是,他們會設想各種糟糕的結果,對問題解決進行反覆演練。焦慮和緊張還會讓他們把註意力集中在實現目標的障礙上。
他們會變得極度悲觀,意志力和自信心得以削弱,不做任何實質性決定,也不采取任何有效行動,應對問題表現得很差。
一、擔憂的主要影響
1. 學習或工作效率減慢
我們需要知道的是,發生在我們大腦裏的任何一個認知活動,都是需要消耗註意力資源的。而擔憂和憤怒等消極情緒尤其消耗註意力。想想看,你在分析老公是否出軌或者與別人吵架的時候,是不是異常專註。
但我們的注意力資源是有限的。這就導致分配給解決問題上的注意力減少了。解決問題的效率自然降低。
注意力影響效率的關鍵環節是工作記憶。工作記憶是心理學的專業名詞,意思是暫時保持和存儲信息。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在做難度完全一樣的英語閱讀理解時,當狀態好、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時候,讀完文章後便可以直接選出答案(工作記憶)。
但是狀態差、經常走神的時候,可能需要不斷查閱原文才能選出答案。這其中的差別就在於工作記憶。而影響工作記憶的因素之一便是注意力。
2. 高度敏感
擔憂除了占用注意力資源,它本身也是一種消極情緒,會幹擾我們忽視與任務無關的事情的能力,讓我們變得高度敏感。
事實上,擔憂讓人變得極度敏感,這種敏感幾乎可以指向生活的任意方面。
最典型的例子是,臨近高考或考研時,經常會有人感覺自己有病。他們報告說經常感覺到身體的某個器官或部位時不時有一陣疼痛感。
這種現象也被稱為疑病。而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擔憂和焦慮所造成的敏感。
身體器官或部位的偶爾疼痛其實是正常的,但是因為擔憂而變得高度敏感的人便會將其視為疾病。
同時,敏感還會讓他們格外注意自己的身體,挖掘並放大了一部分原本根本注意不到的疼痛。毫無疑問,這又加重了疑病。
二、如何解決
了解了以上,該怎麽辦就不言自明了——停止擔憂。
那麽問題來了,如何停止擔憂?
很多人首先會選擇強迫自己不要擔憂,但結果總是不盡人意。他們不僅無法停止擔憂,學習效率反而變得更差,有時候甚至會直接崩潰。這是為什麽呢?
原因很簡單:強迫自己不要擔憂這種行為本身也是一種消耗注意力資源的認知活動。如此一來,你的注意力便被進一步被消耗。你用在學習的注意力就更少了。學習效率自然降低。
基於此,停止擔憂的最好辦法就是采取一種不消耗注意力的方式——轉移注意力。把對擔憂事件的注意力轉移到當下的行動上,這樣就不會損耗額外的注意力。
同時,轉移注意力可以讓我們遠離消極的情緒,變得平靜下來,然後更好地專注於當下的行動上。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少人難以利用轉移注意力擺脫擔憂。原因在於,他們會覺得自己是在逃避問題。
請記住,我們區分一個行為是不是逃避的主要標準並不在於這個行為本身,而在於我們面對的問題的性質。
對於不合理信念、過度擔憂、強迫行為,它們本身就是無價值、無意義的,不需要也不值得我們花費精力去應對。
而對於這樣的問題,轉移注意力就不是逃避,而是一種有效應對問題的手段。
這就好像,你發現你看完恐怖片後好幾天都睡不好覺,但你不需要面對或解決「自己害怕恐怖片」這個問題:你不需要練就一個看完恐怖片還能睡得很香的技能。你只需要遠離恐怖片即可。
所以,這裏其實涉及到的是「逃避」的再定義問題。
事實上,轉移注意力也是應對強迫癥的有效方式。強迫思維令人痛苦的原因就是,當事人無法阻止強迫思維。
這個時候,解決問題的簡單辦法就是不阻止、不對其過度解讀,只是把自己的注意力從強迫思維轉移到其它事情上。
友情也需要經營
成年人的友情是需要花精力經營的——說到經營,人們往往容易聯想到成人世界覆雜的人脈關系和利益往來,但其實不是。
經營絕不意味著世俗和勢利,尤其當我們面對「越長大越孤單」的困境時,一段真摯的友情更加需要用心經營。
許多人可能都有過這樣的體會:不知從什麽時候起,圈子裏好像只有熟人,沒有朋友了。
我們的日常被工作填滿,閑暇時間也習慣了一個人呆著。偶爾想找人聊聊,卻發現沒有這樣一個人存在,於是我們陷入孤獨當中。
「越長大越孤單」似乎存在某種必然性。俄亥俄大學教授 William Rawlins 通過訪談發現,25 歲以後,人們交朋友的能力不可避免地退化了。
她問了很多人:你上一次和人成為朋友是什麽時候,你還記得當時的情景嗎?結果很大比例的人都答不出來。
那麽,我們該如何在成年後,依然擁有健康的友情生活呢?
01. 成年後,人們的友情面臨著 3 大挑戰。
Rawlins 教授歸納出,從 14 歲到 100 歲,人們對於朋友的定義都是相似的:朋友是那些我們欣賞、可以傾訴、可以依靠的人。
但離開校園跨入社會之後,我們的友情生活卻遭遇了無法避免的危機。
1. 新的身份改變了生活結構和社會經濟地位,也影響了友情。
成年前,在學校和家庭中的位置,帶給我們單一且明確的社會身份。
成年後,一方面,每個人自身生活內部結構發生了改變,Carbery(1998)提出,成年後,人們越多參與在其他關系角色中,對友情投入的時間和情感就越少。
比如,白天作為一個「社會人」太忙、下班後可能要陪另一半和孩子等等,生活中能留給友情的時間和精力都所剩無幾。
另一方面,新的社會身份給朋友們的社會經濟地位造成了差距,給友情增加了同輩壓力,朋友們會不可避免地比較誰混得更好、誰的婚姻更幸福。
2. 失去共同的生活,共同話題隨之減少。
新身份的轉變決定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這就意味著,我們與朋友失去了共同的生活。
成年前,由於物理空間和生活的接近性( proximity ),我們經常與同學、住得近的鄰居成為朋友,和朋友很多的聊天話題都是從共同生活中而來。
以往我們的友誼,都是從共同的生活中自然發生的,建立和維持友情的成本都較小。不需要付出特別的努力去經營友誼。
成年後,每個人的生活各異,我們和朋友的共同話題越來越少,友情陷入「沒話聊」、「聊不下去」的窘境。
3. 三觀發展的變化,動搖了友情。
成年前,我們和朋友在很多事情上都保持一致的觀點,擁有更多的相似性能夠減少朋友之間互動的不確定性,從而享受更舒適和成功的互動。
然而,進入成年,每個人的三觀也在發展和改變,我們和朋友在很多事情上都產生了分歧。我們開始對朋友觀念上的變化感到猶豫,也感受到彼此的互動不如從前自在
種種挑戰之後,我們曾經穩固的友情變得難以維系。
02. 挑戰重重,但健康的成年人的友情狀態應該是什麽樣的?
即使很久不聯系,也不會覺得生疏見面不尷尬,不用刻意營造什麽氛圍,和諧融洽在適當的時候關心彼此,但不會幹涉各自的生活可能不認同對方的觀念,看破不說破,能夠理解並接受如果一段成年人的友情具備這些特點,那說明它是健康的。
擁有這種狀態的友情的人不會被成年後的挑戰所困,依舊能享有朋友之間的美好。
從 Rawlins 提出的友情辯證互動原則中,我們總結出健康的成年人的友情狀態所具有的特點,它們賦予了友情中的每個人四對相互矛盾的特權:
1. 獨立的自由和依賴的自由
健康的成年人的友情狀態允許我們同時擁有這兩種自由,一種是在不受友情限制的情況下追求自己的生活和利益的自由;另一種是在需要的情況下依靠朋友的支持和幫助的自由。
這標志著,也許客觀上,我們和朋友無法經常見面和聯絡的情況依然存在,但這並不會將友情擊垮。
因為我們知道,即使朋友不在身邊,但 ta 們始終在那兒( be there ),在我們需要 ta 們的時候我可以尋求依靠,而當我們在追求個人生活的時候,ta們也知道我們沒有放棄友情,並支持我們。
2. 情感和工具的自由
有人可能會批判帶有目的性的友情,認為是在利用朋友。然而,健康的友情狀態能夠同時將友誼中的情感和工具性連續統一起來,情感可以有意或無意地交流,從而獲得無私的關懷或工具性的支持。
比如說,我們遇到困難找朋友幫忙,可以是基於友情本身,也可以是單純覺得這個朋友有能力或資源幫我解決問題。朋友不會感到自己被利用了,因為我們都清楚友情是互惠互利的。
3. 評價和接受的自由
這兩點解釋了朋友是如何評價彼此並如何表達的,並以朋友之間關心對方的程度為中介。
也就是說,在健康的成年人的友情狀態中,有一種情況是,朋友之間通常不會批評對方的缺點,因為朋友非常關心對方,以至於忽視甚至接受了彼此的缺點。另一種情況是,朋友會表達對彼此的一些看法和感受,卻是以一種能夠讓對方接受的關心的形式。
例如,看到自己明明發福,有的朋友會說:「你一點都不胖好嗎?小仙女!」,有的朋友會直言:「自拍都看到雙下巴啦,晚上陪你吃沙拉吧。」
好的成年人友情應該自如的在這兩種狀態間切換。
4. 表達和保護的自由
健康的成年人的友情狀態,容許朋友們在保護彼此不受傷害的同時誠實地表達。
Rawlins 發現,當友情中的信任發展到一定程度,朋友們相信彼此說的話是誠實的,同時相信彼此不會因為敏感的話語而傷害對方。
因此,我們敢於說出心事和真相,也勇於去保護交付的真心。
朋友之間靈活地運用這四對特權,去對抗友情變化中的不確定性和過程的不可逆性。追求這樣一種健康的友情狀態,成年人的友情才更顯得獨特而值得我們珍惜。
03. 我們該怎樣達到健康的友情狀態?
關系治療師 Shasta Nelson 提出了一種健康全面的友誼三角模型:底層是積極性,兩側是連續性和脆弱性。
要想保持穩固的健康友情狀態,我們可以不時將朋友擺在這個三角中滑動看看是否缺少哪一點,不讓友情滑出這個三角之外,可以從這三個方面著手:
1. 創造積極性:給友情創造更多愉悅感
雖然成年人的友情大多時候是一起吐槽這個世界,但是沒有一個朋友永遠想當對方的情緒垃圾桶。
除了約飯聊天、煲電話粥,如果可能的話,可以與朋友一起去嘗試一些新奇有趣的體驗,或設定一個共同目標,比如約定每年去不同的地方旅遊,為你們的友情創造更多愉悅感和新鮮感。
2. 保持連續性:在與朋友的互動中建立規律和書寫歷史
盡管成年後我們難以和朋友頻繁地聯系,但是我們可以創造機會保持聯系。適當投入時間和金錢,創造聚在一起的機會,從而了解彼此成長的步伐,感知朋友發生了哪些變化;同樣可以通過給友情增添儀式感,讓彼此在生命中留有重要位置。
此外,保持連續性不意味著強求朋友的想法、感受和行為要與我們保持一致。沒有一個朋友是完美的,包容朋友的缺點,接受朋友與我們不同的看法,不單方面輕易地切斷友情的連續性。
3. 展露脆弱性:袒露並分享彼此眼中的真實感受
你可以試著分享一些心裏話,交流彼此的脆弱和困惑,當對方看到你的真誠以及對友情的重視,同樣珍惜友情的人也會與你進行深層次交流。
這並不是將自己放在被動的位置,相反,是幫助我們厘清友情,增進親密的機會。
最後,我們想說,如果成年後,生活是一場打不贏的戰爭,但願友情永遠與你並肩作戰。